实验室安全常识――高校实验室有机废气如何安全处理?
2020年6月30日,北京市制定发布《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》(DB11/T 1736-2020),该标准是全国首个针对实验室VOCs污染防治领域的技术规范,规定了实验室VOCs污染防治的基本要求、有机溶剂使用及操作规范、有机废气收集及净化等要求。
一、 高校废气管理现状
过去,实验室有机废气排放大多分为两种方式
1、 直接排放(大多数):
1) 采用管道集中到楼顶,用风机直接排放
2) 采用分散式排风扇直接排放
2、 处理后排放(少数):少数重点实验室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后排放。
目前,随着众多标准的出台,直接排放将被淘汰。
二、 实验室废气产生
1、 高校实验室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
1) 伴随化学实验反应而产生废气
2) 实验室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
3) 实验及分析过程的中间产物与挥发物
4) 容器残留物挥发
5) 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
2、 有机废气
多指废气中含有甲醛、苯甲苯、二甲苯、丙酮、丁酮、乙酸乙酯、油雾、糠醛、苯乙烯、丙烯酸、树脂、添加剂、漆雾、天那等含碳氢氧等有机物的气体。在《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》(DB11/T 1736-2020)已有表格列出:
3、 高校实验室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
1) 种类繁多,成分复杂
2) 废气量相对较小,但累积量很大
3) 排放是间歇性、阶段性的
4) 产生点源分散,呈立体型污染
三、废气处理要重视
每天吸入少量化学气体不会立即看到影响。但是通过每天的积累,在多年后却会引发多种病。根据美国OSHA过去的一项研究表明:未对实验室废气进行安全管理,实验室人员寿命比平均寿命短5-10年。
四、 如何处理――DB11/T 1736-2020标准要求:
1) 明确了实验室要建立有机溶剂使用登记和管理制度,编制实验操作规范,综合考虑场地、使用类型等因素,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VOCs收集和净化装置,减少VOCs排放。
2) 实验室VOCs废气应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排放,并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的规定。
3) 末端治理上,实验室可采用吸附法等技术对VOCs进行净化,鼓励采取更加高效的技术手段,并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和参数。
五、如何处理――全流程管理
1) 控制实验室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:通过专业的净气型药品柜,对存放的化学品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吸附过滤。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及健康。
2) 控制实验过程产生的废气:通过高效的净气型通风柜,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高达99.995%的吸附,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废气被实验人员吸入。根据实验对数据精确度的需求,可选择称量安全柜,负压的气流确保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过滤效果。
3) 控制局部产生的废气:通过移动净气吸风罩,吸附容器残留物挥发、泄漏等毒害气体,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及健康。
4) 改善实验室整体气体环境:通过移动空气净化器,对实验整体环境进行不间断换气,去除实验室异味,保障实验室内空气环境的安全。